泰勒展开

什么是泰勒公式
基本定义
泰勒公式一句话描述:就是用多项式函数去逼近光滑函数。
设是一个正整数。如果定义在一个包含的区间上的函数在点处次可导,那么对于这个区间上的任意都有:
\begin{align} f(x)= & \sum_{n=0}^{\infty} \frac{f^{(n)}(a)}{n !} (x-a)^{n} \\&=f(a)+\frac{f^{\prime}(a)}{1 !}(x-a)+\frac{f^{(2)}(a)}{2 !}(x-a)^{2}+\cdots+\frac{f^{(n)}(a)}{n !}(x-a)^{n}+R_{n}(x)\end{align}
表示在第阶导数的表达式,带入一个值计算后得到的结果(注意,它是个值)
是一个系数(一个值),每一项都不同,第一项 ,第二项依此类推
是一个以为自变量的表达式
是泰勒公式的余项,是的高阶无穷小
泰勒级数、泰勒展开、麦克劳伦公式的区别
以上面的基本定义所示公式作为例子,未展开的公式叫做泰勒级数,而展开的叫做泰勒公式,为什么呢?因为泰勒级数就类比于无限小数,一直写下去,没完没了,所以足够精确,不需要加上来取代无法继续精确的余项
打个比喻:我问你圆周率是多少,你告诉我两个答案:第一个答案是,第二个答案是3.14+a,其中a=0.0015926585897932384……。在这里,就相当于泰勒级数,而3.14+a就是泰勒展开式,第二个答案中的a就是泰勒展开式中的余项
如果的话,就是麦克劳伦公式。
怎样理解泰勒公式
我们要干的事情,就是改变多项式函数中的值
(只有三项是为图个方便)去近似余弦函数,【近似过程】参考下面的动图
我们需要做的事情(目的)即寻找一条绿色的曲线(多项式的系数),在附近(0为上面提到的)尽可能的与的图像相似(重合)
函数式角度
那如何才能找到这三个参数呢?最为显而易见的做法就是希望在的位置,两个表达式的切线尽量相等,切线即斜率,也就是求导,比较抽象,一步一步来可视化一下
近似过程
-
【确定】带入公式,令,同理对可以得到
-
【确定】容易观察到,如果对求导就可以把前的自变量去掉。并且,处已经固定为1,为了更进一步的相似,如果我们让处的和的切线斜率也相同不就更近似了?(两种思考模式我觉得都可以) 求导之后可以的到
-
【确定】现在我们已经确定两个值,那么绿色曲线就只能如下图一样移动(固定了的函数值和处的斜率 ),为了更接近相似的目标,我们希望斜率在变化的过程中,速度也是近似的(滑动的白色和黄色直线)。求二次导数,斜率的变化率相等,确定
此时得到表达式,检测一下近似度如何?同时计算器 ,其实只取前几项的多项式已经在附近的近似这一要求上有很好的效果了
为什么这个【近似过程】写的这么详细,是为了在过程中体会两个关键点
为什么使用多项式来近似
因为多项式的求导法则可以控制变量,消去低次项,使得未知的容易确定,在之前的例子里,如下图所示
确保了时相等,确保了时的斜率相等,确保了时斜率的变化率相等,或者说,随着多项式幂次变高,这种近似就越精确
为什么有个系数
阶层系数是由一次一次的求导产生的。我们再把项数加两个,参看下图,直观的感受一个的诞生
首先,低次项会变为0,这样可以很方便的通过计算的次求导的表达式,带入即可得到的值,阶层其实是多次求导的系数
函数角度总结
-
首先,对于这个具体例子,把位置的多阶导数求出,再使用多项式进行近似,使用的项越多,得到的近似就越准确,参看下面动图
-
推广到一般函数,下列动图描述了随着项的增加,附近的越来越准确
-
最后,推广到的情形,完全推导出泰勒展开式的一般形式,如下列动图所示
几何角度
首先定义一个函数表示求下列图像中函数图像中填满部分的面积,函数为,面积函数为 ,而围成面积区域的曲线即为面积函数的导数(至于为什么是这样,有一个牛逼的名字叫做,微积分基本定理: ,如下图所示
定义一个这样的场景是为了计算这样一件事(如下图所示):假设我们知道了点的面积,往右扩展很小的距离要算出新部分的面积(左边绿色已知 + 黄色矩形 + 红色三角形),公式会是什么样的呢?
设开始点为,终点为,则可以得到
-
【黄色矩形】底边为;高为;
-
【红色三角形】底边为;高的计算稍微麻烦,首先,斜边的斜率是 函数的导数在时的函数值(算斜率,求导数即可),而斜率,所以得到高为 (前部分是斜率,后半部分是,需要求的是也是高)
-
【计算总面积】如下图和公式所示
\begin{align} f_{\text {area }}(x) \approx f(a)+\frac{d f_{\text {area }}}{d x}(a)(x-a)+\frac{1}{2} \frac{d^{2} f_{\text {area }}}{d x^{2}}(a)(x-a)^{2} \end{align}
这个公式为啥这么眼熟呢?其实明显就是泰勒展开式的前3项,如果你还要打破沙锅问到底,第4项呢?你可以放大红色三角形,把函数曲线和面积之间的空白部分再次用多个更小的三角形填补,在积分工具的帮助下,可以得到三次项
从几何角度来看,再一次验证了,泰勒公式是近似的附近的函数值这一直观理解
余项
我们知道,对泰勒公式来说,并没有办法完全逼近待求函数,所以无论如何到最后都会留一点东西,这剩下的东西不好表达,就全都丢到余项中
泰勒级数
完成对【泰勒公式】的理解后,需要对【级数 Series】这个概念进行一个推广,什么是【级数】呢?
在数学中,【级数】就是无限多项的和
在把泰勒展开式,扩展到无限项之后,就会出现【收敛 Converge】和【发散 diverge】的概念
收敛
收敛,即在泰勒展开式被推广到无限项之后,整体式子的值会越来越趋近于一个定值,比如下图的和
发散
与收敛相对应的,即发散,式子无法趋近于一个定值,比如在附近,如下图所示,虚线即为能够让多项式的和收敛的最大取之范围,称为【泰勒级数的收敛半径】
最后
用一张霉霉的图作为结尾